发新帖
查看: 2998|回复: 6
打印

聪明人也会做愚蠢的事情。

本帖最后由 平安福 于 2016-4-21 11:16 编辑

人们通常认为,聪明人具有智慧,按理说人生应该活得比笨人好。然而近年来的大型追踪研究显示,高智商人士比低智商人士更容易使用毒品等精神活性物质,说明聪明人也可能做蠢事。近日,英国在研究儿童发展的时候,意外发现烟酒、毒品等精神活性物质更受聪明人喜爱。

  英国的“国家儿童发展研究”在排除了性别、家庭背景等因素后,发现高智商儿童比低智商儿童更容易在长大后吸毒,包括大麻、可卡因、海洛因、冰毒、摇头丸等精神活性物质。研究还发现,儿童的整体智力水平与长大后吸毒存在明显的关系,“非常聪明”(IQ>125)的孩子比“非常愚笨”(IQ<75)的孩子吸毒的可能性要高出0.3个标准差。美国的“国家青少年健康纵向研究”亦发现类似规律。

研究发现:聪明人更喜欢使用毒品等精神活性物质

  人类使用大麻、可卡因、海洛因等精神活性物质的历史并不算长。资料显示,人类吸服鸦片可追溯到大约5000年前,据说中国的神农氏在公元前两千七百多年前记录了大麻的药用功效。化学类毒品需要靠现代技术制作,在起源上就更晚了——1806年,人类从鸦片中提取出吗啡,可卡因和海洛因分别在1860年和1874年问世。

研究发现:聪明人更喜欢使用毒品等精神活性物质

  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的进化心理学家金泽智推测,从进化上看,烟酒、毒品等精神活性物质是人类遇到的新鲜事物,高智商的人比低智商的人更容易去尝鲜。但是,这些东西对健康的危害巨大,换言之,聪明人也会做愚蠢的事情。


举报

1#
聪明反被聪明误,害人害已。

举报

2#
“非常聪明”(IQ>125)的孩子比“非常愚笨”(IQ<75)的孩子吸毒的可能性要高出0.3个标准差。

举报

3#
海洛因-英雄的译名
最后害了多少人

举报

5#
以前可卡因可乐里面就有

举报

6#
1897年8月21日,拜耳公司的化学家费利克斯·霍夫曼在实验室里合成了一种叫做二乙酰吗啡的物质。止痛效力远高于吗啡(11日前,他刚成功将阿斯匹林制成药物)。海洛因(Heroin)的名字由拜耳药厂注册,该字或源自德文heroisch一字,意指英雄。对此他的老板们喜出望外,他们认为这种东西可以替代能让人上瘾的止痛药吗啡。当证实一些用于实验的鱼、海马和猫吞下这些药物依然能够活命之后,公司的家属包括孩子也开始试着服用,没毒死人,也没有人上瘾。于是在合成后不到一年,在没有进行彻底的临床试验的情况下,公司便将它上市销售。
拜耳公司的老板们认为发明这一物质是“英雄般”的事迹,因此取了这个名字(“海洛因”在德文中意为“英雄”)。故事接下来就是药品历史中最荒谬的一页。直到上个世纪30年代,拜耳公司还在销售高纯度的名牌海洛因。世界各地都对这种药效强劲、用途广泛的药品欢呼雀跃,成千上万的病人争相服用。很久以后,它才逐渐被看做是恶魔般的毒品。
自1898至1910年间,该药上市时,以不会上瘾的吗啡作招徕,更曾用作儿童止咳药,后来始发现该药在肝脏中会转化成吗啡,令拜耳药厂大为尴尬。
米歇尔·德·里德尔在他著述中讲了海洛因问世、上市和作为药品最终没落的故事。
里德尔描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时代,那时候,世界似乎是颠倒的,大家都很狂热。在这段“美好的旧时光”里,德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洛因生产商。拜耳公司的总裁们自豪地说:“海洛因真是个好生意。”大部分医生称赞它是高品质、安全的药物,具有神奇的药效,能止咳、止痛和治疗其它所有疾患。
从婴幼儿、成年人到老人都是海洛因的消费者。它以粉末、混合剂或栓剂的形式被服用,妇女还使用含有海洛因的卫生棉条。海洛因无处不在——为得到它不必铤而走险去犯罪,而且拜耳公司的海洛因在药店里库存充足,不是用锡箔纸遮遮掩掩包成小包,而是装在考究的药瓶里,一瓶就有25克,这种剂量在今天足以造成数十人吸毒过量,在火车站的厕所里孤独地死去。

举报

7#
我现在喝可乐都上瘾,,,,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戒冰毒|戒海洛因|戒麻古|纳曲酮|脱毒舒|八卦象数疗法|一起戒毒论坛

GMT+8, 2025-1-22 19:13

Powered by 戒毒

© 2001-2011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