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查看: 196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真正隐藏的其实是一种深深的恐惧感。

[size=4][font=新宋体]
真正隐藏的其实是一种深深的恐惧感。
惠特尼·休斯顿的遗体回家了,但故事还没有完。因毒品而死,她不是第一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格莱美的致敬是真诚的,但也是无奈的。在一次又一次的死亡面前,人们承认这些歌手曾经活得精彩,但无论出于任何原因,都不能赞许他们毁灭自己的方式。
“他看过太多,做过太多,也喝了太多的酒。他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他已收获了累累硕果,现在付账的时候到了。他的精神已经疲倦。死亡迫近,比回到美国或是舞台更近更容易。”这是丹尼·萨格曼在1995年写给上世纪60年代美国最重要乐队之一“大门”主唱吉姆·莫里森的话。吉姆·莫里森于1971年因吸毒和酗酒死于寓所的浴缸中,丹尼·萨格曼是这个乐队的经理。这句话同样可以献给42年后也死于浴缸的惠特尼·休斯顿,还有去年死于毒品的年仅27岁的天才女歌手艾米·怀恩豪斯。人们总习惯于说,一个伟大的歌手死了,是上帝干的,因为上帝想听歌了。但谁都知道,这只是一个好听的说法。真相是:毒品,始终是美国流行乐坛——或许不止美国——难以去除的恶性肿瘤。
1 毒品与乐坛的“两生花”
“我从16岁的时候就开始吸毒了,这是我成长道路中教育的一部分。那时候我把闹钟定到四点,然后开始服用毒品,之后再次睡去,在五点半或者六点的时候醒来。我那时候经常一边吸毒一边听披头士的音乐,试图去破译他们的歌词。现在我依然认为,吸毒远比酗酒要好。”史密斯飞船乐队主唱史蒂芬·泰勒在他的自传《我脑中的喧嚣打扰你了吗》中写道。史蒂芬·泰勒生于1948年,是美国教父级的摇滚乐歌手,也是好莱坞当红明星强尼·德普的偶像。“成长道路中教育的一部分”,这句话恰好说明了美国乐坛和毒品之间一直以来的“双生”状态。
大门乐队主唱吉姆·莫里森第一次接触大量的可卡因,便是在他跟“垮掉派著名诗人”迈克尔·麦克卢尔合写剧本的时候,当时米高梅公司甚至为他支付了1000美元的“试验费”——不止是乐坛,整个美国娱乐圈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默认毒品和艺人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上世纪60年代对美国流行乐坛造成深远影响的著名“3J”——吉姆·莫里森、蓝调女歌手珍妮丝·乔普林和人称“吉他之神”的黑人吉他手及歌手吉米·亨德里克斯,都死于毒品问题。
2“宛若天堂”的集体幻觉
毒品在美国乐坛的盛行,跟当初“垮掉派”和“嬉皮士”风潮是密不可分的。在上世纪60年代前后的人心目中,毒品非但不是什么坏东西,还是时髦的代名词。在当时的年轻人看来,毒品除了带来短暂的快乐,也是通往内心的途径——药物让他们与世界彻底隔离开来,此外,毒品更代表着“革命”,是他们反抗社会甚至反抗一切的工具。当时,一位歌手在上台前必先嗑药,而台下的人也通常处于毒品带来的快感中,双方共同营造出一种宛若天堂的集体幻觉。
在杰里·霍普金斯和丹尼·萨格曼记录吉姆·莫里森生平的传记《此地无人生还》一书中,便描绘出了这样一幅典型场景:吉姆在后台发怒,因为他的乐队成员担心他的表现,不肯给他过多的酒和可卡因。吉姆便走上台,问观众有什么可以喝的,很快就有人将一瓶劣质烈酒扔上台。接着,乐队开始奏乐,但吉姆却充耳不闻,一边拿纸杯子跟台下未成年的观众分酒喝,一边对着话筒大吼:“我们要躺在沙滩上,把脚趾浸在海水里,我们要找点乐子……你们这些××的傻×……也许你喜欢这样,你喜欢把脸埋在粪堆里……你们这群奴隶!”但这段语无伦次且充满侮辱和粗话的独白却赢得了台下疯狂的掌声与尖叫。
3 在错误的地方寻找“爱”
吸食毒品的原因或许有千百种,但终究是希望能借此得到爱与接纳。对于歌手来说,他们原本就藏着渴望得到他人关注与赏识的天性。这类人的特质,使他们比一般人更容易被毒品诱惑。“我需要一点爱,你们所有人的爱。来吧。我需要你们。你们有那么多人,可是没有人爱我,甜心,来啊。我需要,我需要,需要你,需要你。没有人愿意到这里来爱我吗?”一次大门乐队的演出中,吉姆·莫里森的喃喃自语说出了很多歌手的心声。不管如何成功,吉姆都无法从外界得到他所需要的满足,而毒品的加入在缓和了这种孤单感之后,又加重了他内心的狂躁和阴郁,最后一发不可收拾。珍妮丝·乔普林也是一个例子,这个出生于德克萨斯亚瑟港的女孩,从小便生活在不受认同中——无论是她粗糙的外表,还是乡土的穿着,都让她在成名前到成名后受到诟病,但外界的不接纳却反倒加重了她的反叛和疯狂,毒品也就在这时乘虚而入。还有刚刚去世的惠特尼·休斯顿,即使跟前夫鲍比·布朗在一起让她身染毒瘾,但她仍念念不忘对方的“好”,因为他的存在让她感觉“我不是一个人”。
得到爱与接纳对于人类来说是如此重要,他们从任何一个可能的地方去寻找。因此,毒品的邪恶一开始便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是人类的脆弱让原本用于治病救人的药物最终变成了带走我们灵魂和生命的刽子手。
4 毒品的“滋味”究竟如何
毒品的“滋味”究竟如何?以上世纪60年代风靡美国乐坛的“急速”为例,有人说它像一道闪光迅速贯穿全身,快感让人直达天堂。当快感缓和下来之后,内心会充满莫名的安详喜乐,“急速”内所含的安非他命成分使人仿佛沐浴在天国圣乐里,周遭的世界变得炽热光亮,虚幻而充实。对于歌手来说,这样的状态有时确实能让他们更能发挥创作激情和演唱才能。但是,长期服用“急速”,带来的却绝不止是身体所受到的损伤。“急速”刚服用时会让人产生超乎寻常的敏锐直觉,但一旦药效退下,人却变得非常焦虑:周遭的所有事物都能刺激你的神经,你会对周围的声音过度敏感,甚至会被突如其来的幻觉吓得毛骨悚然。到了末期,症状会变得更糟,比如一秒钟里,你脑袋里可以转过两百个念头,但最后却一个都记不起来,衰弱,形销骨立,失去反应能力,就连发生在眼前的事你都变得视而不见——之前有一部名为《永无止境》的美国电影,其实便借着“大脑灵药”的托词,很形象地描绘了毒品对人的影响。
在市场需求的引导下,毒品的推陈出新快得令人目不暇接。刚开始服用一种新毒品时,人们并不会意识到自己离死亡有多近。在珍妮丝·乔普林的传记《活埋蓝调里》便描绘了当时毒品泛滥后旧金山的场景:到处都是因吸毒过量而死的年轻人,歌手们开始逃往纽约,因为他们意识到,“下一个就可能轮到自己”。
5 越天才越恐惧越容易毁灭
如果说几十年前,一个美国歌手吸毒还是件“无所谓”甚至“赶时髦”的事,那么到了毒品的危害已经尽人皆知的今天,为何仍然有那么多歌手前赴后继地陷身毒海?事实上,毒品对当今美国乐坛的伤害,比起过去并没有减少。根据美国网站的统计,死于27岁的音乐人中,超过半数的死因与毒品以及酒精有关。27岁对于一名歌手来说,正是事业蒸蒸日上的年纪,但问题在于,随之而来的名声、地位和金钱却也可能给他们带来致命打击。艾米·怀恩豪斯便是一个“牺牲品”,她也死于令人扼腕的27岁。
从小就迷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黑人音乐和爵士乐的艾米·怀恩豪斯,从小学到高中都就读于各种艺术类院校,19岁便因惊人天赋签约著名经纪人——“美国偶像”创办人西蒙·福勒的旗下,随后又与环球唱片旗下的“小岛唱片”签了唱片约,并在20岁那年发行了第一张专辑,然后毫不费力地获得了以口味刁钻著称的“水星音乐奖”。她跟惠特尼·休斯顿一样成名过早,也跟她一样遇到了一段糟糕的恋情。艾米跟前夫布莱克·菲尔德·西维尔的短暂婚姻,让她深受打击,她多次声称自己“很想去死”,于是染上了毒品,并开始酗酒。“与其苟延残喘,不如从容燃烧。”因毒品百病缠身最后自杀的美国著名歌手科特·库班的这句名言,说出了很多像他和艾米一样的天才歌手的心声,但这句话背后真正隐藏的其实是一种深深的恐惧感。害怕挫折,害怕失败,害怕被人遗忘,一旦无力燃烧,只能毁灭。“我越感觉不安,就喝得越多,喝得越多,就越不安。” 艾米·怀恩豪斯说。不光喝得多,她嗑得也不少。“他们想让我去戒毒,我说不、不、不!”这句歌词听上去很酷,但最后一语成谶。[/font][/size]

举报

1#
毒品的邪恶一开始便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是人类的脆弱让原本用于治病救人的药物最终变成了带走我们灵魂和生命的刽子手。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戒冰毒|戒海洛因|戒麻古|纳曲酮|脱毒舒|八卦象数疗法|一起戒毒论坛

GMT+8, 2024-12-23 00:39

Powered by 戒毒

© 2001-2011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