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查看: 1894|回复: 0
打印

禁毒社工也需心理健康指导


在闵行,33名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组成的团队正在为戒毒康复朋友提供心理咨询志愿服务。这些心理咨询师来自德瑞姆职业技能培训中心,45岁的陈烽是团队的负责人。然而,此项工作开展15个月之后,陈烽和他的同事发现,一些禁毒社工私下前来寻求心理咨询。“社工与戒毒康复朋友关系密切,很容易受到戒毒朋友的负面情绪影响,他们缺乏自我调整的技巧,也找不到排解的渠道。”

  助人遇挫引发“焦虑”与“迟钝”

  陈烽关注社工的心理健康,缘于一件偶然的事情。那天,一名社工陪伴戒毒康复人员前来进行心理咨询。1小时后,咨询结束,这名社工悄悄折返回来,推开陈烽工作室的门:“陈老师,我觉得最近工作压力很大,能找你聊聊吗?”

  这次“额外”的心理咨询以后,陈烽渐渐发现,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在社工中间是普遍的现象。

  社工可能产生的不良情绪,首当其冲的是工作焦虑。他们督导戒毒朋友的康复治疗,但是部分戒毒康复朋友抵触情绪强烈,定期通知戒毒康复朋友尿检,有些人不理不睬,有些人每每答应但就是不来。

  不少社工感到难以劝说戒毒康复人员,觉得工作缺乏进展、缺乏价值,焦虑渐渐演变成为懈怠。陈烽暗自观察办公环境里的社工,他们屡屡遭遇工作挫折,会出现“盯着电脑发呆”、“容易遗忘、容易出错”等现象。他说:“心理学将这些表征称为‘迟钝’。‘迟钝’令人们从情绪到躯体都感到疲劳,难以集中注意力做事。”

  过度关心“病人”让社工“移情”

  禁毒社工之所以频频遭遇心理健康问题,是因为他们要面对一群“病人”。

  根据心理咨询师们在闵行所做的心理诊断评估,多数戒毒康复人员具有偏执型人格。生理上,新型毒品破坏中枢神经,造成类似抑郁症的病征,一些戒毒机构为此提供香蕉等抗抑郁的食物;心理上,毒品造成事业败落、家庭破碎,他们难免产生心理落差,沉溺于失败、负疚的情绪。

  戒毒康复人员有宣泄情绪的需要,但是他们的社交圈子非常狭窄,很多戒毒康复人员的家属也往往对其抱有排斥态度。一名戒毒康复人员称,他离开强制戒毒机构的时候,只有民警和社工在门外迎接,不见家人的踪影;回了家,家属不但冷语相向,甚至会提出分居。所以,在很多戒毒康复人员的社会支持系统中,社工是唯一能够依赖和交流的人。

  陈烽察觉,有些社工和戒毒康复人员的关系过分密切。比如,为了提醒戒毒康复人员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有的社工每天往对方家里拨打电话10次以上,有时只隔几分钟就会致电并连续通话,而通话的内容却往往纠结于“少打电子游戏”等琐碎小事,“心理学将此称为‘移情’。社工过度关心对象,做了本该由家人做的事情,不知不觉越位了。”

  很多社工缺乏心理调整能力

  心理咨询师也很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因为他们的工作对象像一面镜子,会把自身的心理问题不断放大。每次进行“危机心理干预”后,陈烽都需要两三天来缓冲情绪,在这期间他会变得不善交际、语速变慢。所以,心理咨询师信奉一条职业守则:“仅仅关心咨询对象的情绪,决不参与解决对象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禁毒服务工作中,心理咨询师也不会指导戒毒康复人员使用怎样的方法戒毒。但对于禁毒社工而言,帮助对象戒毒、解决对象就业、扶助他们重返社会,正是他们的本职工作。

  令人担忧的是,很多社工缺乏必要的心理调整能力。陈烽告诉记者,为了解决心理咨询师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团队建有一整套督导制度:33名心理咨询师分为“一线人员”和“督导人员”,实施心理干预前后,经验丰富的“督导人员”对“一线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和评估,解答“一线人员”的困惑,协助其从心理服务对象的情绪中抽离出来,自省并恢复思考,“但是,禁毒社工如何得到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他们没有经验,我们也只是在摸索。”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戒冰毒|戒海洛因|戒麻古|纳曲酮|脱毒舒|八卦象数疗法|一起戒毒论坛

GMT+8, 2024-12-23 01:24

Powered by 戒毒

© 2001-2011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